Apple Dad 蘋果爹
Apple Dad 蘋果爹
Apple Dad 蘋果爹
IG看全文

Tesla 拿下加州載客許可

自駕計程車之路才剛起步

馬斯克承諾恐再跳票

特斯拉(Tesla)於 2025 年 3 月 18 日獲得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核發的特許運輸業者(TCP)許可證,可在加州提供預約式載客服務,但目前僅限於公司員工間接送。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是特斯拉實現自駕計程車服務和推出 Cybercab 車型計劃的第一步,但距離真正營運仍有多道關卡。

特斯拉還要再取得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的無人駕駛測試許可,以及 CPUC 的自動駕駛乘客服務許可,而目前公司僅擁有有安全駕駛員在場的自駕測試許可。

《The Verge》指出,特斯拉的 TCP 許可與 Uber 和 Lyft 的營運模式不同,後者屬於運輸網絡公司(TNC)許可,使用司機個人車輛與乘客連接。

特斯拉股價自 2024 年 12 月高點 488.54 美元大跌至 2025 年 3 月 18 日的 225.31 美元,跌幅約 54%。

馬斯克雖承諾今年六月在德州推出服務,加州也將於 2025 年內跟進,但他曾預測在 2020 年就會有 100 萬輛自駕計程車上路,這個預測至今未實現。《Electrek》表示,特斯拉最終推出的服務可能與 Waymo 相似,僅在特定地區內運營,而非如先前承諾的讓所有 2016 年後生產的特斯拉車輛都具備自駕計程車能力。

Apple Dad 蘋果爹
IG看全文

蘋果 iPhone 17 Air 曝光:超薄機身藏秘密

全新設計僅 5.5 毫米厚 未來或推折疊螢幕

取代 Plus 機種 預計售價 900 美元

澳洲科技爆料人 Sonny Dickson 分享 iPhone 17 系列模型機照片,揭露傳聞中 iPhone 17 Air 超薄機身僅 5.5 毫米,比其他三款 iPhone 17 系列機型明顯纖薄許多。模型機顯示,Air 版本除配備 MagSafe 磁吸充電和 Action 按鈕外,還將採用類似 Pro 系列的橫跨整個機背的相機凸起列,但僅有單顆鏡頭設計,與 iPhone 16E 相似。

《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在最新一期《Power On》專欄中透露,這款 6.6 吋新機將混合高階 120Hz ProMotion 螢幕、纖薄邊框和動態島設計,但搭載較低階的 A19 晶片(非 Pro 版本)。蘋果工程團隊付出極大努力,確保超薄機身下電池續航力仍與其他 iPhone 不相上下,預計售價約 900 美元,與現今 iPhone 16 Plus 起跳價相當。

Gurman 進一步揭露,蘋果原本曾考慮讓 iPhone 17 Air 成為首款完全無連接埠 iPhone,充電將完全依賴無線方式,但因擔憂違反歐盟要求支援 USB-C 的法規而暫緩。據悉,用於 Air 的輕薄化生產技術是蘋果為 2026 年前推出首款折疊手機所做的準備工作,該折疊機預計類似三星 Galaxy Z Fold 但擁有更不明顯的折痕。

Apple Dad 蘋果爹
IG看全文

📍 蘋果重整 AI 團隊 Vision Pro 之父接掌 Siri

◆ Mike Rockwell 將取代 Giannandrea 主導虛擬助理發展

◆ 增強版 Siri 功能延期至 2026 年,庫克失去耐心

蘋果公司於 3 月 21 日宣布重大人事異動,由 Vision Pro 頭顯團隊領導人 Mike Rockwell 接手 Siri 虛擬助理開發團隊。《彭博社》報導,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對原 AI 團隊負責人 John Giannandrea「失去信心」,認為其無法有效推動產品開發進程。

此次人事調整發生在蘋果本月初宣布 AI 增強版 Siri 跳票後,當時該消息導致公司股價單日暴跌 4.85%,創下兩年半來最大跌幅。根據內部測試,增強版 Siri 僅有 75-80% 的時間能正常運作,遠低於公司對用戶體驗的要求標準。

Siri 跳票事件不僅引發投資者不安,更導致蘋果面臨集體訴訟,被指控推廣未實現的 Apple 智能功能構成虛假廣告。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曾在 iPhone 16 發布後製作專門宣傳「增強 Siri」功能的廣告,後在宣布延期後悄然撤下。

蘋果畫餅跳票並非首次,但相較過去案例嚴重程度更高。過往延期案例包括:HomePod(延期 2 個月)、FaceTime 群聊(延期 3 個月)、通用控制功能(延期 5 個月),而 AirPower 無線充電板甚至在發布 1.5 年後被迫取消。不同的是,這些產品影響有限,而 Siri 是蘋果生態系的核心。

新任負責人 Rockwell 將直接向軟體主管 Craig Federighi 匯報。《The Information》報導,Rockwell 過去因對 Siri 失望,曾考慮為 Vision Pro 開發替代性語音助理。此外,蘋果原定本月發布的智慧家居新品也因依賴增強版 Siri 而延期,同時公司還計劃推出「iOS 7 級別」的系統界面改版,被視為分散用戶對 AI 落後的注意力。

蘋果內部對增強版 Siri 仍持樂觀態度。在批評 Siri 團隊後,高管 Robby Walker 曾比喻目前的進展為「創造了游泳距離的金氏世界紀錄,但仍未游到夏威夷」。分析師認為,此次人事調整反映蘋果對 AI 發展的危機感,並期望 Rockwell 豐富的硬體與軟體整合經驗能重振蘋果在語音助理市場的競爭力。

Apple Dad 蘋果爹
IG看全文

蘋果 AirPods Max 四月迎重大音質升級

保真壓縮與超低延遲功能僅支援 USB-C 版本

蘋果宣布將於四月透過免費韌體更新,為 AirPods Max 耳機帶來保真壓縮音訊與超低延遲功能。這項更新將隨 iOS 18.4、iPadOS 18.4 與 macOS Sequoia 15.4 一同推出,但僅支援 USB-C 版本的 AirPods Max,不適用於原始 Lightning 接口版本。根據《The Verge》分析,此限制與 Lightning 版本在數位轉類比轉換效能上的技術限制有關。

新功能將解鎖 24 位元、48 kHz 的保真壓縮音訊,使用者需透過 USB-C 有線連接才能享受此體驗。《CNET》指出,有線模式下的音質提升確實顯著,但《MacRumors》則報導蘋果執行長 Greg Joswiak 與官方支援文件之間存在矛盾說法,後者表示 AAC 與保真壓縮音訊的差異「幾乎無法區分」。

除音樂聆聽體驗外,此更新使 AirPods Max 成為唯一能讓音樂創作者以「個人化空間音訊」進行創作與混音,並支援頭部追蹤的耳機。《Engadget》報導,遊戲玩家與直播主也將受益於超低延遲功能,延遲表現可媲美原生內建揚聲器。蘋果同步推出售價 NT$1,290 的 USB-C 對 3.5 公釐音訊連接線,多家媒體均質疑此配件應隨 NT$17,990 的高價耳機一同附贈。目前 AirPods Max 在台提供午夜色、星光色、藍色、紫色、橘色五種顏色選擇,可透過 Apple 官網、Apple Store app 與授權經銷商購買。

Apple Dad 蘋果爹
IG看全文

美軍第六代戰機命名 F-47

波音擊敗洛馬獲兆元合約

強調人機協同作戰新概念

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波音公司擊敗洛克希德馬丁,獲得美國空軍「次世代空優」(NGAD)計畫合約,將打造全球首款第六代戰機 F-47。

這款新型戰機採用特殊的前翼和上翹機翼設計,隱形效果更好、飛得更遠,還能同時指揮多架無人機作戰。F-47 的隱形塗層更耐用,日常維護時間大幅減少,解決了 F-22 和 F-35 需要長時間地面保養的問題。據《空軍時報》報導,F-47 的駕駛艙配備全新觸控螢幕和人工智慧輔助系統,飛行員可透過聲控或手勢快速指揮多架無人機,形成戰場上的「一機多系」優勢。官方渲染圖顯示,F-47 機身更扁平,進氣口設計創新,引擎推力比 F-22 提升約 30%。

美國空軍表示,F-47 命名有多重意義,除致敬川普作為第 47 任總統外,也紀念二戰 P-47 雷電戰機的空優傳統,同時慶祝美國空軍於 1947 年成立。川普在發布會上自信地宣稱:「實驗版本已秘密飛行近五年,我們確信它遠超任何其他國家的能力。」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補充說:「這是對我國的重大投資,將幫助恢復軍隊的戰士精神。」

空軍參謀長艾爾文透露,F-47 將具備「顯著更長」的航程,是應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挑戰的關鍵,計劃部署 220 至 250 架,比 F-22 的 186 架多出近三分之一。波音獲得此合約被視為企業轉機,公司股價立即上漲 5%,而洛克希德馬丁則下跌近 7%。該合約初期研發階段價值約 200 億美元,包含數架測試機和小批量初始生產選項。《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F-47 將與波音在聖路易斯工廠生產,恰好該廠自二戰以來就一直製造美國戰機,但近年飽受 737 MAX 事故及 KC-46 加油機超支等危機困擾。F-47 預計 2030 年代中期服役,屆時將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第六代戰機形成三強爭霸態勢。

Apple Dad 蘋果爹
IG看全文

蘋果砸重金 印尼終解禁 iPhone 16

三億美元投資換市場 將設廠培訓人才拓新局

四月登場結束五月僵局 雙方各退一步找到平衡點

蘋果公司正式宣布,iPhone 16 系列將於 4 月 11 日在印尼上市,結束長達五個月的銷售禁令。這場禁令始於 2024 年 10 月,當時印尼政府以「未符合 40% 本地製造要求」為由,拒絕核發 iPhone 16 系列的銷售許可。據《路透社》報導,蘋果承諾投資超過 3 億美元,在印尼建立生產基地並培育當地人才,換取政府解除禁令。

這一金額遠低於印尼政府最初要求的 10 億美元。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最初僅提出 1,000 萬美元投資,後提高至 1 億美元,均被工業部拒絕。雖然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曾指示接受蘋果提出的 10 億美元方案,但工業部仍堅持更高標準,最終在今年 2 月底妥協達成 3.2 億美元的協議。

《iClarified》披露,此筆投資中有 1.6 億美元為現金注入,其餘為實體設施與人才培訓,這種靈活結構成為談判突破點。蘋果承諾在巴淡島設立 AirTag 追蹤器工廠,由立訊精密營運,將佔全球 AirTag 產量的 20%;在萬隆則建立耳機網狀布料製造基地。

印尼工業部長卡塔薩斯米塔(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特別強調,蘋果還將在當地設立「亞洲首創」的半導體研發中心。《MacRumors》報導指出,儘管投資規模可觀,蘋果仍無計劃在印尼製造 iPhone,因此成為當地唯一獲准銷售進口手機而無需本地生產線的品牌,顯示蘋果談判實力仍然強大。

對普拉伯沃政府而言,這場歷時數月的拉鋸戰是一次外交勝利,有助於提振其因政策變動和削減支出而引發大規模抗議後受損的國內聲望。對擁有 2.8 億人口的印尼來說,除引進外資外,更重要的是促進技術轉移和人才培育,加速當地科技產業發展。

此案例顯示,即使是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為開拓新興市場,也必須適應當地日益強烈的保護主義政策,不再能單純靠產品優勢征服市場。

Apple Dad 蘋果爹
歷史科技快訊

前幾週沒看到重點消息?點進來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