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週五深夜宣布,將智慧型手機、電腦及半導體等電子產品排除於對中國的 145% 懲罰性關稅外,這是繼本週三宣布對大多數國家暫緩高額關稅後的又一項政策調整,豁免溯及至 4 月 5 日生效,為科技業帶來暫時喘息。因為擔憂 iPhone 17 系列會暴漲而近期瘋搶 iPhone 16 系列的消費者.或許也可以再多想一下。
⠀⠀⠀⠀⠀
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布的通告,此豁免包含約 20 類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記憶體晶片、平面顯示器、太陽能電池以及半導體製造設備。白宮發言人柯許·德賽(Kush Desai)強調:「總統已清楚表明,美國不應依賴中國製造關鍵科技產品,這些企業正在總統的領導下加速將生產線移回美國。」此前,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亦曾表示美國「擁有足夠的勞動力、技術和資源」來生產 iPhone。
⠀⠀⠀⠀⠀
此決定對面臨價格飆升風險的科技公司是一大利多,尤其是蘋果公司,其 80% 以上的 iPhone 在中國製造。自 4 月 2 日川普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以來,蘋果市值已蒸發超過 6400 億美元,該公司曾緊急包機從印度工廠運送 iPhone 到美國以避開關稅。瑞銀(UBS)分析師評估,若關稅全面實施,iPhone 16 Pro Max 售價恐從 1,199 美元攀升至 2,150 美元,漲幅高達 79%。威德布希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這對科技投資者來說是最理想的情況,為科技業解除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同時,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先前通過捐款及承諾在美國投資 5000 億美元等方式,積極與川普政府建立關係。
⠀⠀⠀⠀⠀
然而專家指出,這可能僅是貿易戰中的策略性暫緩,川普已暗示將針對半導體等特定產業另行推出關稅政策。同時,美中貿易緊張關係持續,中國已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 125% 關稅以為回應。週五,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透露:「我對中國關稅政策現在感到很有信心,我相信這終將帶來積極成果。」市場分析師認為,電子產品獲得豁免反映美國政府認識到短期內重組全球供應鏈的難度,台積電、韓國三星等半導體大廠因此獲得暫時喘息空間。業界評估,科技業重新布局至少需要 3 年時間與數百億美元投資,才能將部分生產線從亞洲轉移至美國。
美國商務部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13 日在 ABC 新聞節目《今週》(This Week)上表示,川普政府於週五(12 日)宣布的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關稅豁免僅屬暫時性措施,這些產品將於「一至兩個月內」納入新的半導體專項關稅範圍。他強調:「所有這些產品都將歸入半導體類別,會有一種特殊焦點型關稅,確保這些產品回流美國生產。」
⠀⠀⠀⠀⠀
川普同日在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澄清:「週五並未宣布任何關稅『豁免』,這些產品仍受針對芬太尼問題實施的 20% 關稅約束,只是轉移到不同關稅類別。」他補充道:「我們正研究半導體和整個電子供應鏈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沒有人能『脫離』不公平貿易平衡的責任,尤其是中國!」
⠀⠀⠀⠀⠀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 CNN 節目《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中證實,政府將依據《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款針對半導體展開調查,與先前針對鋼鐵和鋁製品實施 25% 關稅的法律依據相同。他稱:「半導體是許多國防設備的關鍵組成部分,這些產品必須在美國製造才能保護國家安全。中國在我們實際武器系統中的投入比例令人不安。」
⠀⠀⠀⠀⠀
美國貿易代表葛瑞爾(Jamieson Greer)接受 CBS 節目《面對國家》(Face the Nation)採訪時表示,目前沒有計劃安排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關稅問題通話。分析師指出,電子產品從互惠關稅轉移至國安關稅類別,顯示川普政府對中國科技進口的態度依然強硬。中國商務部 13 日回應敦促美方「徹底取消錯誤的『互惠關稅』做法」,強調已準備「鬥爭到底」。威德布希證券(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指出,「白宮的混亂訊息令產業和投資者感到眩暈」,新一輪關稅不確定性將進一步衝擊全球科技供應鏈,台灣半導體業者面臨更複雜的布局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於 4 月 14 日白宮會見薩爾瓦多總統時,意外透露他近期與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進行密集溝通,並坦承「最近幫助了他和整個生意」。川普隨後透露「接下來可能會有一些事情發生」(”something may happen next”),暗示關稅政策仍在演變中。
這次關稅政策轉向是庫克與川普長期個人互動的延續。川普在 2025 年 1 月就職前夕曾與庫克通話,當時庫克承諾蘋果將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2 月中旬庫克赴白宮會晤後,立即公布蘋果未來四年將對美國投資達 5,000 億美元,包括在德州建設大型伺服器工廠並創造 2 萬個研發職缺。
然而,《紐約時報》和《路透社》指出,蘋果產品仍須承擔與芬太尼議題相關的 20% 基本關稅。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更直言電子產品豁免僅為「暫時性」,並已啟動針對半導體的「國家安全調查」,預計一至兩個月內將透過「不同機制」(”different mechanism”)對科技產品加稅。
為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蘋果採取了極端措施。《路透社》揭露,蘋果近期甚至包機從印度緊急運送數百噸 iPhone 至美國,確保足夠庫存以應對潛在政策變化。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估算,目前的關稅調整讓蘋果的年度關稅負擔從 440 億美元降至 70 億美元,但未來風險仍然存在。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投資者必須將「川普風險折價」納入估值考量。Wedbush 分析師丹・艾夫斯形容目前狀況是「高度不確定、混亂,令人無所適從」,就像「高爾夫球賽進行中突然更改球洞位置」。週一蘋果股價一度上漲約 7%,但隨著投資者消化白宮可能再度調整政策的訊號,漲幅收窄至約 2%。
在川普堅持要求科技業「帶回美國」的背景下,分析師普遍認為在美國生產 iPhone 不僅成本將增加 2-3 倍,且至少需要到 2028 年才能建立足夠產能。川普在會見記者時雖表示「不想傷害任何人」(”don’t want to hurt anyone”),但同時強調美國必須達到「偉大的境地」,這種矛盾態度使得政策走向難以預測,全球科技供應鏈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全新 Mac Studio 搭載 M3 Ultra 晶片,適合專業級 AI 應用
蘋果宣布 M4 版 MacBook Air 及新款 Mac Studio 正式在台開賣。值得注意的是,全新 MacBook Air 不僅效能更強,價格反而比前代降低 1,000 元,13 吋和 15 吋起售價分別為 34,900 元及 41,900 元。M4 晶片擁有 10 核心 CPU,效能比 M1 版提升 2 倍,並支援最多兩台 6K 外接顯示器。
這次還新增了吸睛的天藍色選項,前置鏡頭升級至 1,200 萬畫素,支援「人物居中」與「桌上視角」功能。記憶體可擴充至最高 32GB,儲存空間最高可達 2TB,現在預購最快可於 4 月底到貨。
另外,搭載 M4 Max 與 M3 Ultra 晶片的 Mac Studio 同步開賣,起價分別為 67,900 元和 137,900 元。M3 Ultra 版 Mac Studio 配備高達 32 核心 CPU 與 80 核心 GPU,支援高達 512GB 統一記憶體,專為大型 AI 模型設計,效能較前代提升 1.5 倍。新款 Mac Studio 還首度導入 Thunderbolt 5 技術,傳輸速率達每秒 120Gb,是 Thunderbolt 4 的兩倍,儲存空間最高可達 16TB。根據蘋果表示,搭載 M4 Max 的版本在《Adobe Photoshop》處理效能較 M1 Max 快 1.6 倍,而 M3 Ultra 版本則能大幅加速 AI 開發工作。